

当西装革履的舞者腾空飞旋,这部被全网称为“全员会飞”“西装舞团”、近日谢幕视频播放量突破3亿、点赞超600万——以“侨”为桥的舞剧《海的一半》,5月16日、17日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重现华侨百年奋斗史。


剧目以陈嘉庚与南洋华侨共同倾资兴学、推动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为蓝本。故事聚焦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全球经济阴霾密布,新加坡的华商殿堂内,一群商业巨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抉择。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华侨赤子心中最牵挂的是那隔海相望的故土。当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时,面对重重危机与压力,闽南华侨不仅要守护自己辛苦打拼的基业,还要抉择是否继续倾注心血于故土的教育事业。
“男儿志,兄弟义,大海潮,家国情”。舞台上,男舞者们以刚劲有力的现代舞步,着复古西装与礼帽,再现民国南洋人士风范,利落的线条勾勒出挺拔的身姿,既现代又充满力量感,展现华侨商海搏击的魄力。


女舞者们以柔美身姿演绎故土守望的深情,着闽南渔女的红色长衫、南洋娘惹的蓝色纱袍,娘惹珠绣等非遗元素暗藏匠心,与闽南嘉庚建筑风格的舞台背景交相辉映,展现文化交融的多元魅力。舞者肩头那一抹鲜艳的中国红围巾成为情感的载体,是对归乡游子最温暖的祝福。
16块巨型升降吊板如魔方般重组,从“南洋商会”至“闽南学堂”,海浪、甲板、渔船帆影随光影流转,构建出“一海隔两岸,同怀故土情”的深邃意境。舞台设计打破传统,以象征手法呈现漂泊与坚守的双重张力——极简的南洋会议桌、闽南学堂的砖瓦飞檐、波涛翻涌的海面、潮汐与霞光的呼应,成为华侨精神的最佳隐喻。

侨乡集美的龙舟文化、“脱草鞋”的民俗仪式彰显着《海的一半》的民俗特色。《龙回头》闽南民乐旋律悠然响起,与匈牙利交响乐团的恢宏乐章交织,形成跨越地域的音乐对话,舞台上归乡华侨的群像令人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