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着急,我们比企业更急!” 党员化身助企服务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09:45:00    


关键时刻,在我们身边,总能看见一个个共产党员的身影。


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他们勇立潮头;在服务群众最前沿,他们倾情奉献。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征程上,有他们的智慧;听意见解难题促发展的路途中,有他们的汗水……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我先上”“让我来”“有我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本报策划推出“党员,请出列”系列报道,讲述一个个共产党员将初心使命书写在合肥大地的故事,激励全市广大干群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共同汇聚起一往无前的磅礴之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前段时间,江汽集团尊界S800的惊艳上市,引发广泛关注。和大多数人的惊喜不同,王晓慧心里更多的是自豪。


  王晓慧是合肥市工信局经济运行处处长,也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基于工作原因,她早早就和尊界S800打上了交道。


  尊界S800在筹备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时,需要在不同场景下的开放道路进行大量的道路测试。其中,高速测试需求极为迫切,但彼时全省尚无高速公路场景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例,怎么办?


6月18日上午,位于肥西的尊界超级工厂内,江淮汽车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首款百万级旗舰轿车尊界S800正式开启批量投产。记者 蔡玉峰 摄


  企业的需求清单,就是共产党员的攻坚清单。关键时刻,以王晓慧为代表的市工信局党员干部站了出来。


01


及时的77公里


道路测试,考验车辆感知、规划、控制等各方面能力,是新车投入运营前极为关键的一步。在深入企业听意见、解难题、促发展活动中,王晓慧了解到了企业的迫切需求。


“企业着急,我们比企业更急!”王晓慧说,高速开放测试涉及多个部门,关键在于做好协调。为此,市工信局及时联系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多部门联席机制,协调开放滁合周高速77公里测试路段,为江淮汽车等企业提供了真实路测环境。


77公里并不是终点。为进一步帮助车企突破测试瓶颈,市工信局汽车产业处副处长李亚会积极协调新增94公里新路段,并且支持夜间测试,持续为智能驾驶技术迭代提供强有力的场景支撑。


“高速场景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是江汽集团等企业及行业管理部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企业工作盲点,我们组建专家团队全程‘陪跑’,对技术方案、测试框架、保障团队精细化打磨。目前累计测试里程已突破3万公里,保持零事故。”李亚会说。


02


重任在肩


王晓慧所带领的经济运行处,肩负着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监测重任。“我们需要每个月动态监测并分析日常工业经济运行态势,除了掌握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外,还会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壳体焊接线拥有超过85台机器人,自动化率高达90%。记者 李康佳 摄


  重任在肩,连轴转成为工作常态。在王晓慧看来,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17年前,还在上大学时,她受航天精神的鼓舞,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光匆匆,王晓慧坚持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营养,快速成长。


  工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工信局党员干部深入工业企业听意见、解难题、促发展,加强企业和项目的包保走访,建立专员帮办机制,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反映的各类诉求。


  王晓慧牵头制定重点企业走访清单,这当中既包含支柱型工业企业,又兼顾成长型软件服务业企业和存在发展瓶颈的中小企业。


 “我们局共组建12个工作专班,累计走访139家企业,系统梳理出用工、融资、市场拓展、技术改造等诉求,并通过‘收集-研判-解决-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场景、用工、融资、市场开拓等难题。”王晓慧说。


03

常态化精准服务


“改作风,要从解决企业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这不仅是王晓慧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全市工信系统身体力行的工作信条。


  6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链聚庐州”高端仪器仪表专场活动在中国声谷举行。来自合肥市仪器仪表产业链上下游的5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代表齐聚一堂,探寻合作机遇。


  “这场对接会就像一场及时雨!”天维仪表负责人难掩兴奋,“我们一次性对接了十几家目标客户,这样的‘相亲会’请多来几场!”这番肺腑之言,道出了众多参会企业的心声。


  谈起这场“相亲会”的缘起,就要追溯到5月底的一次入企调研。“企业要发展,市场是关键。”市工信局市场拓展处处长陈华东回忆道,在走访调研中,他们发现仪器仪表企业普遍面临市场拓展难题,于是立即着手筹备专场对接会。


  事实上,这样的精准服务早已成为常态。今年以来,该处围绕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马不停蹄走访40余家企业,收集需求100多条,像“红娘”一样为企业牵线搭桥。


比亚迪合肥基地生产线。(图源:安徽图片网)


  据了解,目前,市工信局已举办89场对接活动,吸引超3000家企业参与,促成74个合作项目,总金额达18.63亿元。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1~5月,合肥规上工业增加值以12.8%的增速领跑全省,在万亿GDP城市中位列第三,连续1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刘全超 葛清政

摄影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曹国栋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