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近日,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两列山东中欧班列哈萨克斯坦回程专列,满载3100余吨饲用小麦粉货物陆续抵达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卸货后该批货物存入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青岛枢纽项目园区仓库,这也标志着山东中欧班列首单“仓、运、贸一体化”业务正式落地。
中欧班列的“仓、运、贸”一体化是指在中欧班列的运营过程中,将仓储、运输和贸易三个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一个高效、协同的物流贸易生态系统。“通过整合仓储、运输和贸易三个环节,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中间环节,综合运营效率有效提升。同时,该模式带来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也能够降低综合成本,为客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山东高速齐鲁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结合客户需求,为哈萨克斯坦饲用小麦粉客户定制“仓、运、贸一体化”全流程解决方案,实现国际贸易额超520万元。
今年1月,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成功获批,济南市与青岛市联合建设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其中,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青岛枢纽项目规划建设中欧班列集结操作中心、跨境电商中心、供应链金融中心、大宗商品期货交割中心、进口粮食监管中心、国际冷链中心等六大中心,建设“物流+贸易+金融”的聚链式产业发展区,提高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的综合服务能力。目前,项目园区内已实现俄罗斯纸浆、中亚粮食和东南亚橡胶等货物仓储的常态化运营。
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一部部长臧元奇表示,将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公共产品属性,加快推进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青岛枢纽建设,做优做强运贸一体化等新业态新模式,精准高效服务外贸企业。同时,依托“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打造上合国际枢纽港,不断提升物流枢纽能级,加速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珊 王萌 通讯员 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