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拥有文化领域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余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1:14:00    

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引擎。7月4日,山东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峰介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迭代,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突飞猛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成为新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省科技厅深入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用先进技术赋能先进文化,加快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切实把文化和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具体包括,着力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塑优产业核心竞争力。聚焦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人工智能、高清显示、文旅资源数字孪生等方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先后组织实施“虚拟现实”等12项省级科技项目,支持经费超4.8亿元,取得显著成效。如,歌尔自主创新突破了高性能折叠光路显示模组,虚拟现实整机年产能240万台,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一,可有效支撑沉浸式文博场馆等建设发展,带动企业新增产值20亿元。

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塑强发展核心动能。全省拥有文化领域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0余家;支持文化领域企业建设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3家,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7家,依托各类平台集聚文化产业创新人才1100余人。

着力强化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快提升发展能级。推动显示芯片等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重组建设山东省新型智慧媒体、山东省数字与数据融合出版传媒等重点实验室,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海信依托高能级平台,全球独创光谱选择反射层设计和大尺寸制备技术,自主研制出具有行业最高光效的新一代抗光膜片,打破国外厂商在抗光膜片资源的垄断,实现100寸屏幕产品的产业化。

刘峰介绍,省科技厅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方向加大攻关力度,持续为文化产业数智化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加快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成果,努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同时,强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加快构建文化领域科技型企业矩阵,支持文化领域企业牵头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等,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山东科技大市场”资源汇聚作用,引导文化领域科技成果进入山东科技大市场交易,积极为优秀成果找场景、找市场,推动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产业优势转变,塑优培强文化科技产业。(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范俐鑫 见习记者:李佳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