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浑壮美的黄果树大瀑布前,总有一支佩戴“旅游警察”蓝袖标的队伍穿梭于人群之中。他们以“游客居住舒心、食购放心、出门安心、旅途顺心、游娱开心”为目标,将“旅游警务”做到实处,让安顺的旅游风景因他们更显独特魅力。

5月5日清晨,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景区治安派出所所长姜毓红如往常一样,开始了解景区门票预约情况。“年年‘五一’都是旅游高峰,我们每天都要根据景区和游客情况研判,及时调整工作部署,确保每位游客都能平安游玩。”今年是姜毓红在黄果树迎来的第18个“五一”假期。每到此时,黄果树旅游区分局全体民辅警全员在岗,与安顺市公安局增援警力一起以“警景融合”的方式,全方位为游客保驾护航。
漫步在步移景异的黄果树景区,大瀑布、陡坡塘、天星桥等热门景点都设有动态警务岗。在客流容量小、游览空间狭窄的景点,旅游警察们配合景区管理进行截流分流。“潮汐式”勤务模式根据客流实时调整警力,民警佩戴智能执法记录仪与指挥中心联动,游客走到哪里,警力就跟到哪里。
当日,在天星桥景区巡逻的民警冯泽沛说:“我们不只是‘执法者’,更是‘服务员’,微笑服务就是我们旅游警察的‘标配’。”今年以来,黄果树公安深耕“八大警务”,将“专业能力 友善态度”融合,用温和的语言、热情的帮助,让游客既安心又暖心。

特(巡)警大队民警陈怀茂的巡逻路线与游客游览路线重合,他笑着说:“我们既要支援热门景点,也要巡逻偏僻路段,只要有游客的地方,我们就要走到。一天下来,差不多要回复上千人的咨询,带个大水杯成了我们的‘标配’。”
面对景区游道长、游客多、情况复杂的特点,黄果树公安在“五一”假期实行全线巡防、动中接警,落实“135快反”机制。借助信息化手段,对游客诉求和救助做到快速响应、快速处理,净化旅游环境。为了把旅游警务做到极致,黄果树公安根据景区实际对全员开展旅游业务培训,让每一位佩戴“蓝袖标”的警务人员都具备解答、服务、基础救助能力,实现警情快处、纠纷快调、事故快勘、案件快办。
在假期旺季,面对每天3万多的游客量,黄果树公安创建了“2+3+N”联动模式。“2”是1名民警和1名景区管理公司分管领导;“3”为3个景区网格警务站;“N”则是300余名景区管理公司保卫人员、环卫工人、后勤服务人员。同时,搭建起由公安、综合执法大队等多家单位70余人组成的线上信息沟通平台,织就平安网络,实现“135快反”。
景区警务室的辅警金玉石介绍:“丢东西、走散走失是最常见的求助。我们利用景区视频监控及人脸识别系统,找起来很方便。一年差不多能帮游客找回近千件丢失物品,为了准确归还失主,记号笔成了我们的‘标配’。”

此外,黄果树公安积极推广“指尖警务”,建立涵盖景区各类工作人员的几百人工作群。这个小小的微信群,在服务游客、调解纠纷、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早在“五一”假期前,黄果树公安就对景区索道、观光车、消防通道等设施进行了安全排查,设置急救点,并联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成立旅游服务专班,实现“一站式”调解纠纷、“接诉即办”。
黄果树公安这支佩戴“蓝袖标”的队伍,用坚守和付出,在黄果树景区织就了一张平安旅游网,成为游客眼中最美的“警”色,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尽情享受黄果树大瀑布的壮美,拥有一段安心、暖心的旅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玉山
编辑 杨曦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