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执绿色金融之笔 为塞上山川添秀色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13:34:00    

八月的宁夏,黄河两岸满目青绿,贺兰山下瓜果飘香。从“水苦水咸”到“黄河水甜”,从戈壁荒滩到绿洲画卷,从缺电限电到畅通绿电,宁夏的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推动。国家开发银行立足职能定位,围绕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助力宁夏回族自治区绿色转型发展。

先行先试探索实践 服务“金沙滩”逐绿向新

闽宁镇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从当年的干沙滩变成今天的“金沙滩”,还有了新名片——“绿电小镇”。走进国开行宁夏分行融资支持建设的大唐闽宁绿电小镇100兆瓦/200兆瓦时共享储能电站,一排排储能单元整齐排列。截至今年8月6日,这座堪称“超级充电宝”的储能电站,已累计完成充放电3608万千瓦时。

闽宁镇供电区域内新能源装机规模可满足全镇白天全绿色电力供应,但夜间仍存在较大供电缺口。为破解“看天吃饭”用能瓶颈,满足闽宁镇全绿电用能,通过建设共享储能电站,可以将白天富余的新能源电力存储起来,晚上按照负荷需求分段放电,充分保障闽宁镇24小时全绿电供应,实现新能源就地平衡消纳和100%绿色用能。

但该项目采用的新型储能模式还未大规模推广、成本偏高,建设资金从哪儿来?国开行宁夏分行通过规划合作、联合调研等多种形式,在新能源领域发挥先行先试、引领带动作用。“宁夏分行与地方发展改革委、客户企业多层级深入对接沟通,充分运用人民银行碳减排政策工具,通过‘前期贷款+中长期项目贷款’的产品组合,有效降低项目融资成本。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1.44亿元。”宁夏分行客户一处处长徐磊说。

“国开行的资金支持为我们创新技术加快落地增加了底气。”大唐永宁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涛说。据介绍,该共享储能电站是绿电小镇首个搭配构网型储能技术的项目,能够快速调整电压频率,主动参与电网调节,甚至能够独立支撑局部电网运行。“当周边线路出现故障大面积失电时,构网型储能电站犹如‘引擎’,可自发启动为电网供电。”李洪涛说。

并网运行以来,大唐闽宁共享储能电站基本实现每天一充一放,满足闽宁镇调用需求。预计每年可充放电340次以上,年平均放电量5900万千瓦时,除了供应生活用电,还可为村民开展小型加工、种植养殖业等提供可靠的用电保障。

及时响应融资需求 助工业园区“借光生金”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宁东基地”)作为宁夏工业经济的“压舱石”,对自治区工业增长贡献突出,但基地的煤化工产业长期面临成本与减排压力。前不久,在国开行宁夏分行的金融支持下,宁东基地164万千瓦复合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在4.52万亩煤矿压覆区土地上,300余万块光伏板汇聚成一片蓝色海洋。光伏板下方,近3万公斤的草籽已播种完毕。

“项目建设周期短,施工难度大,资金需求大,国开行高效周到的服务,为项目提供了长期、大额、稳定的资金支持,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项目建设方有关负责人马三庆说。

“宁夏分行成立行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指定专门处室全程参与项目前期谋划和融资方案设计,开设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流程,第一时间满足企业用款需求,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宁夏分行客户五处副处长郭运强说。截至目前,分行已累计为该项目发放贷款近19亿元。

在分行资金支持下,项目按照短周期、高标准的建设思路,仅历时180天建成。“据测算,宁东基地度电成本目前是全自治区最低的。”马三庆说。从短期看,电价低,发电量大,可有效缓解企业降碳降本压力;从长期看,则能更好满足新型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绿色发展需求,推动形成绿电绿证交易和碳市场服务等新兴产业生态,通过供应低价绿电助推基地产业破局、脱“黑”奔“绿”。

从环境效益上看,项目通过在光伏板阵列间种植耐旱作物,构建“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的立体生态体系。项目投运后,年发电量达30亿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2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约6000公顷。

发挥长期资金优势 引活水为旱区“解渴”

中卫沙坡头区香山兴仁片区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年平均水面蒸发量是降雨量的5倍多,是我国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之一。“天旱窖枯水断流,麻雀渴得喝柴油”一度是当地缺水情况的写照。

为解决当地农业灌溉难题,片区规划建设香山兴仁生态修复及灌区供水(一期)工程。工程充分利用片区内已有的供水能力,延伸扬水管线将黄河水向高处抬升至新建红圈子调蓄水池,通过新建重力流输配水管线扩大灌溉范围,打通片区供水脉络,将灌溉范围扩大到覆盖整个香山、兴仁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3万亩,预计可为片区内3万余人提供用水保障。

“针对供水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盈利能力弱等特点,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大额、长期资金优势,累计发放贷款2.84亿元支持建设输配水管线和红圈子调蓄水池,为项目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宁夏分行客户六处副处长杨娜介绍说。

过去,由于缺水,当地硒砂瓜长期采用压砂种植,带来土壤退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当地瓜农坦言,过去只能靠苦涩的地下水来浇灌,不仅导致土壤盐碱化,还影响了西瓜的品质和产量。

工程投运后,将更好涵养地下水资源,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并为文冠果、枸杞、朝天椒等经济作物种植提供充足的用水保障,进一步改变当地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推动片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推动“自来水”变“智来水”

杨晓伟已在宁夏长城水务供水厂工作10年,是一名负责巡检工作的值班长。此前,他几乎每个小时都要去噪声大、室温高的清水泵房巡检一次;如今,巡检工作已经可以减少为4小时一次,巡检项目也大大减少。“各方面的传感器都接上来了,可以看到温度、振动,在调度中心即可动态实时掌控水厂运行整体状况。”杨晓伟表示。在数字化、智能化推进过程中,加药、机泵、检修等环节效率更高,作业环境也更加友好舒适。

长城水务供水厂十余年来主要为宁东基地C区、内蒙古鄂尔多斯上海庙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2024年,为解决部分供水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供水厂启动供水系统提升改造项目,并开展数字孪生水厂建设。

国开行宁夏分行以前期合作的存量项目为支点,将原供水厂项目产生的富余现金流作为新建项目的还款来源,助力客户充分发挥存量资产潜力,拓宽新建项目融资渠道。“我们通过统筹承贷资产现金流,实现整体授信评审,统一签订合同,灵活放款支付,业务办理流程更加精简高效。”国开行宁夏分行客户六处客户经理丁丽慧说。截至目前,分行累计向该项目发放贷款1400万元。“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还缓解了还款压力。”长城水务董事长张伟表示。

供水厂升级改造后,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据测算,每年可新增供水量约124.6万立方米,更好保障下游用水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漏损率将从15%降低至9%,每年可以实现节约水量7.476万立方米。

国开行宁夏分行行长王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聚焦主责主业,围绕绿色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重点领域,探索政策性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有效路径,以优质金融服务守护“一河三山”,让“塞上江南”越来越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