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列为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
回望今年的各地方两会,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婚育文化等内容在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所体现,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在多渠道、多维度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婚俗文化,积极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过程中实现了系列突破,收获了累累硕果。



每年的5月20日和21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结婚登记的“黄金档期”。为弘扬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5月20日上午以“青城有爱 花海之约”为主题的呼和浩特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在赛罕区花海之约举行,23对新人身着华美的宋制婚服在父母、亲友的见证下共签婚书缔结良缘,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将移风易俗、抵制婚宴大操大办等文明新风理念融入其中,为新人的婚姻之路注入“心”能量。

2025年,随着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这一特殊日子更添“政策红利”。记者实地探访赛罕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发现,新规不仅简化了登记流程,还催生了婚俗改革、服务创新等“幸福细节”的全面升级。
上午9点,赛罕区婚姻登记处已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正在引导新人有序进入。“为应对‘520’结婚登记小高峰,我们延长了办公时间,增开多个服务窗口,确保每对新人都能顺利领证。”赛罕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道,“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施行后,婚姻登记实现了‘全国通办’,极大地提高了登记便利性。现在新人只需出具本人居民身份证即可办理登记,证明材料得以精简,审核步骤也相应减少。”
对于政策的变化,新人们纷纷用“便利”“省心”总结体验。“我们俩都不是呼和浩特市的,如果是以前,领证要回老家才行,现在直接用身份证在赛罕区就能办,省去了300多公里的奔波!”“不需要户口本后,方便多了!”“原本担心排队人多,没想到从进门到领证只用了半个小时,太便利了。”新人们纷纷感慨道。



在“520”登记高峰的甜蜜氛围中,记者发现,赛罕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以“幸福启航”为主题,将政策便民与仪式感创新融合,流程简化“秒速领证”、仪式升级“花式宠新”,让每一对新人都感受到“爱情加速度”与“浪漫仪式感”的双重馈赠。新人们手持结婚证、手捧花等,在宣誓处、专属打卡区摆出各种姿势,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除此之外,领取结婚证后,新人可第一时间参与免费婚前检查,享受“领证—婚检”无缝衔接服务,在高效领证的同时,还添加了一份“健康承诺”。
目前,赛罕区正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通过真实案例剖析高额彩礼对婚姻家庭的潜在危害,倡导新人树立“轻彩礼、简婚礼、重感情”的婚恋观,让婚姻回归“以心换心”的本质。新人们纷纷表示,比起互相攀比,他们更想把钱花在提升婚后生活质量上。
下一步,赛罕区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婚恋活动,为单身青年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助力更多有情人终成眷属,让文明婚俗成为越来越多赛罕年轻人的婚恋共识。
赛罕融媒/郝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