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创新赋能未来 历史文脉点亮青城 呼和浩特市“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启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7:17:00    

游客在呼和浩特博物馆参观《钟鸣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


5月18日,呼和浩特市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在呼和浩特博物馆启幕。一系列文博领域的重磅消息接连发布,彰显出呼和浩特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强劲动能。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活动期间,全市博物馆共同开启一场贯穿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盛宴。启动仪式上,故宫博物院与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嘉宾分别致辞,从跨区域协作角度探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现场还播放了大窑遗址公园宣传片,并宣布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对外开放。此外,呼和浩特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大窑遗址工作站建设,并为“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大窑遗址工作站”揭牌。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文物报社发布《全国博物馆之城文创大集暨第二届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交流汇》内容,搭建全国首个聚焦文创的大型展示活动平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呼和浩特市移交本地出土文物,深化文物保护与共享。同时,全市最新特色精品展览及呼和浩特博物院十大精品文创同步发布,涵盖考古成果、非遗传承、红色记忆等多元主题。启动仪式后,嘉宾们共同参观《钟鸣盛世: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沉浸式感受清代宫廷时间艺术的精妙。

呼和浩特市“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期间,同步推出“博育青城、博览青城、博悦青城”三大活动。“博育青城”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国际史前与原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等专家开展科普讲座,解码文明基因;“博览青城”活动,共有13项全新展览重磅亮相;“博悦青城”活动,则是通过一系列沉浸式社教活动让文物“活”起来。市民、游客可夜游呼和浩特博物馆探秘钟表联展、在昭君博物院体验年画拓印、在公主府博物馆执笔绘制扇面、在将军衙署博物馆沉浸式观看情景剧,孩子们还能化身“小小讲解员”,参加“文物创意工坊”等活动,让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

此外,还推出3条文博精品线路:“地标博物馆打卡游”“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游”“特色博物馆深度游”,串联全市20多家文博场馆,从地标打卡到红色寻访,从非遗体验到自然探索,为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文化之旅。

呼和浩特市“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以博物馆为纽带,连接过去与未来,让文物走出库房、走进生活,市民、游客不仅能在展览中触摸历史脉络,更能通过实践体验感悟文化温度,为呼和浩特建设“博物馆之城”书写新篇章。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王璐/文 王劭凯/图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舒雨